“广州将加快发展前沿海洋产业。”日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调研组在广州开展海洋产业集群专题调研,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打造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和新兴海洋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广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港口航道资源优越、陆海要素兼备、海洋产业体系完备。近年来,广州充分发挥海洋竞争优势,形成了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港口航运、滨海旅游等海洋经济支柱产业,培育了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公共服务、海洋金融等海洋新兴产业。
擦亮“海洋基地”金字招牌
2014年12月16日,广州南沙新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2个获得授牌的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之一。
多年来,基地按照“一核四区”布局,其中“一核”是深蓝智谷,“四区”分别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海洋科技人才汇集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海洋科技服务综合平台。
打造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基地将依托现有政产学研合作体制,创新拓展各方合作思路与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并加快集聚广州乃至珠三角的海洋研发和海洋服务资源,营造出引导海洋科技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建设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综合型示范基地。
打造海洋科技人才汇集区。基地将聚合大珠三角地区的人才优势,发挥海洋产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结合的优势,推动产学研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模式。
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广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科技智慧研发机构、企业、品牌和标准,建成海洋科技创新产业链。
打造海洋科技服务综合平台。基地将大力培育、引进和发展技术评估、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生产力促进、质量检测等科技服务机构,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企业孵化基地、创业孵化平台和中试基地。
“南沙作为广州唯一的出海口,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沙新区既是海洋开发的前沿阵地,也是广州蓝色经济的主战场。
该负责人表示,南沙新区希望通过国家级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这块“金招牌”,助力南沙打造一个海洋科技的集聚区,营造南沙海洋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目前,南沙区海洋产值保持着年均增速达10%以上的增长态势。
据悉,南沙已实现了国际航运物流、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国际邮轮游艇旅游、海洋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的集聚。下一步,将建设成为全球海洋资源配置的新节点、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珠三角海洋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基地、引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流湾区、广东省海洋对外开放的前沿平台。
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了大量的人口与产业,同时也是易遭受海洋灾害袭击的地区。海洋观监测、海洋预警减灾等领域的海洋装备研发,对于湾区经济发展弥足重要。
记者在广州番禺了解到,由广东某涉海企业承建的广州市网河区风暴潮精细化预报系统已在广东省内落地,在2020年防御台风“海高斯”和“环高”的过程中得到应用,为应急辅助决策提供了参考数据。
据介绍,过去传统的海洋监测系统主要监测非灾时的海洋水能动力情况,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灾害性过程,如台风来时海堤的越浪量、海岸的漫堤过程、风暴潮的潮位增长等,则要依靠此前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出。该企业科研人员自主研发和建设的风暴潮智能监测系统,可实现全时预警和精细化预报。系统通过自主研发的风暴潮智能监测设备组网,结合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数值模拟和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风暴潮灾害全时预警和精细化预报,为政府海洋减灾决策和群众避灾提供关键信息,保障海洋经济稳步发展。
波浪仪、温盐传感器、浮子水位计、激光水位计、视像水位计……这些该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可集成在综合浮标观测系统、海洋站观测系统、智能警戒潮位标识、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等设备上,实现对海洋水文、生态、水质、气象等全天候、不间断的动态监测,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在海洋遥感应用领域,广东涉海企业打造了为市县级用户定制的多要素集成及协同分析的可视化服务平台,运用多源、多尺度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及区域性高精度反演算法,构建南海北部高时空分辨率海岸资源典型生境监测体系,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岸资源利用提供研判支持。
布局“海陆空天”高精定位
2021年7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持召开验收评审会,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及海洋探测领域的知名专家,联袂对2019 年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重点项目“面向海洋测绘的北斗星基增强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进行验收评审。广州市某公司在此项目中,获得政府专项资金1000万元的支持。该公司同时也是2021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之一,并已连续7年入选“百强企业”前十强。
该公司以测绘和空间地理信息业务为传统业务基础,以空间信息、航空测量、海洋探测、灾害监测等业务板块为支撑,已形成“海陆空天、室内外”全方位、全空间的高精定位产业布局。其中,一整套完善的海洋探测解决方案,主要服务于海洋测绘、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工程、海洋地球物理勘察、海洋生物、海洋可再生能源、水下考古打捞、内河航运、水利工程、水文监测、海事海监等领域。
据了解,“面向海洋测绘的北斗星基增强系统的研制与应用”项目各项技术成果,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国产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和终端在海洋测绘、海洋研究、远海工程作业、深海油气勘探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助力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据悉,由广东涉海企业自主研发的多波束测深仪、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及辅助设备,在渤海某海岛进行港口地形测量,为海港清淤及后续拓深、扩建提供了可靠的验收数据和施工依据,最终赢得了用户的一致认可。
2019年12月,广东涉海企业使用自主研发的侧扫声呐,协助江苏相关部门进行长江某区域的航道普查工作,在15公里航道,共发现长度从数米到数十米不等的沉船10余艘,并准确定位了障碍物的具体坐标,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字图像资料,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