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动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的顺利实施,明确项目任务、计划、管理要求,交流课题技术方案细节。今日,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深海采矿项目推进会在长沙召开。
什么是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为什么要进行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会议现场,据该项目联系人、湖南大学副研究员徐彪介绍,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是湖南省落实国家深海战略的一部分,也是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的一部分,主要面向3000米-6000米深海采矿系统,研制勘探、采集/输送等关键装备,研发模拟作业(数字化)、全电驱动(电动化)、智能控制(智能化)等关键系统。
“深海矿物富含镍、钴、铜、锰及稀土等高价金属,是陆地资源重要补充,且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现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角斗的新战场,而我国深海开采技术起步较晚,尽管近二十年来我国海工技术有了较快发展,但核心技术薄弱,难以快速形成商业开采能力。”徐彪表示,湖南省在海洋勘探装备、水下集矿车、扬矿泵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勘探技术手段、水下作业深度方面存在不足,系统集成能力不足,且难以满足数字化、电动化、智能化的需求,该项目研究将攻克深海矿物开采的探、采、集、输等关键技术,推动相关装备技术示范应用,为海矿物商业化开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随着海洋采矿产业链形成与发展,将带动湖南省工程机械、冶金加工等行业的产业结构转型。
“这个项目主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首先是深海矿产的补给问题,其次要解决输送技术问题,此外,控制技术问题以及深海矿产勘探技术都等待解决。”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茂林告诉记者,这个项目难度很大,但从项目启动到现在,七八个月的时间已完成了一些关键技术的设计和局部的实验。
“我们在采矿车的设计上做了一些改进,其中包括控制技术和模拟技术等方面。”李茂林解释道,“采矿车在水下行驶的时候,视野非常受限,光源只能照到几米远,在陆地上就无法掌握采矿车的动态,比如说工作状态如何,在哪个位置……所以这套模拟系统,就能按照采矿车导航定位系统发出来的信息,准确的判断各个设备的位置,再以这个位置作为信号,把场景重现出来。”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在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等几个方面已取得实际进展:首先,对深海矿物开采系统进行了总体需求分析和梳理,并将需求分解到勘探、采集输送、模拟仿真和智能运维、电驱动、智能控制与调度等各个子系统。如仿真和运维系统就梳理了深海采矿系统操作培训与辅助作业、深海采矿系统运行实时监控、故障实时诊断、故障实时处理、系统维护保养等需求。其次,制定了深海开采系统的总体方案,完成了各子系统的接口定义。正在进行各子系统的详细设计。部分系统已形成功能设计说明书、方案设计说明书和软硬件设计说明书。为后续功能开发奠定了基础。第三,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形成了部分试验的过程样机。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经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注册软件注册权1个,还包括10个设计文档。
“目前这个项目在湖南省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比如说湖南大学成立的运载装备的系统创新中心,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呈一个非线性的速度在发展。”湖南大学党委常委、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姜潮表示。
“大家要密切的协同,科研人员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同时还要重视环境问题。”李茂林表示,海洋采矿处理不好就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之后要进行环境的测试,甚至还将制定一些标准。
“我们这个项目确实来之不易,2020年全省只有两个。我对该项目充满信心。”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处副处长孙丕忠表示,湖南会全力支持该项目。